2025年被视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智能驾驶技术正逐步重塑行业格局。头部车企和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正在加速城市NOA功能的落地与优化。
报告对小鹏、华为、理想等7家主流车企的智能驾驶系统进行了大样本泛化路测和小样本深度路测,结果显示小鹏、华为和理想暂居智能驾驶第一梯队。
小鹏的XOS 5.5.0系统在环岛、掉头等复杂场景中表现出色,接管频率低,驾驶风格中性且人性化;华为的ADS 3.2系统则以激进的驾驶风格和较高的能力上限著称,尤其在加塞、换道和超车等主动场景中表现突出;
理想汽车的OTA 6.5.1系统则以保守的驾驶风格和高效的场景处理能力见长,尤其在简单和中等难度场景下表现优异。
然而,腾势、魏牌蓝山、极氪和小米等车企的智能驾驶系统虽然具备处理大部分城市场景的能力,但在复杂场景的处理上仍有提升空间。例如,腾势的BAS 3.0+系统在环岛场景中表现出色,但接管频率相对较高;
极氪的OTA 6.3系统则因激进的驾驶风格,在换道和避让场景中接管次数较多。报告指出,尽管各车企的智能驾驶系统在不同场景下各有优劣,但整体上正朝着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小鹏、理想、极氪和小米均配备了双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到508TOPS,而华为的MDC610芯片算力为200TOPS。此外,激光雷达的普及也为智能驾驶提供了更精准的感知能力。
尽管智能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报告也提醒投资者关注潜在风险,包括政策支持不足、AI技术创新滞后以及消费者对L3级智能驾驶的接受度低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