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

地下管廊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截至2021年数据,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成长度为2125公里和1813.8公里,分别占2020年全国综合管廊总长度的29.55%和25.22%

地下管廊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

地下管廊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综合管廊投资属于市政公用设施行业,近几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完成额逐年下降,其中2020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金额为453.57亿元,同比下降18.73%。

在2022年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的下行压力下,综合管廊建设被重新提及,作为投资规模较大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属性凸显,有望肩负经济拉动任务。

目前已有多个省市陆续公布综合管廊“十四五”期间建设规划,从规划来看,各省量体裁衣,坚持立足于城市发展定位与建设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2020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已达7191.81公里,复合增速达到91.19%,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为6150公里。从整体来看,2016年至2020年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建成长度明显增长,然而离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中设立的到2020年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工程中,建设干线、支线地下综合管廊8000公里以上的目标仍有差距。

从地区划分来看,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为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主力军,2020年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成长度为2125公里和1813.8公里,分别占2020年全国综合管廊总长度的29.55%和25.22%,地区内各省自治区平均综合管廊建成长度为303.6公里和362.8公里,位居全国各地区前列,为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筑主要发力地区。

25个试点城市提出“十四五”规划,大部分要求积极扩大对综合管廊的投资和建设。其中2020年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为6151公里;新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2691公里。

目前,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为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主力军,全国综合管廊城市道路配建率不足2%。从地区划分来看,截至2020年数据,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成长度为2125公里和1813.8公里,分别占2020年全国综合管廊总长度的29.55%和25.22%,为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筑主要发力地区。根据相关部门的计算,2020年我国14个省市自治区配建率不足1%,全国配建率约为1.25%,距离2%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规划、设计、试点城市建设阶段,地下综合管廊的建成既避免了”马路拉链”,又消灭了\”蜘蛛网\”等问题,是城市城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也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趋势。

据悉,2011年全国城市道路总长度为30.89万公里,2020年全国城市道路总长度为49.27万公里,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32%。据业内人员预计,2022年-2025年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市场空间分别为579亿元、608亿元、639亿元、671亿元,“十四五”期间共计2980亿元,以2020年为基期,年均增速约为8.1%。

我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4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如果按照综合管廊的设计模式,将这几种管道设计为一体,建设管廊长度约为37万公里左右,在不计算拆迁等成本的情况下,所需资金就将近4万亿元。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市场空间巨大,假设地下综合管廊每公里投资5500万元(根据长沙市规划),以包头市为例,包头市规划未来建设100公里的地下管廊,假设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平均地下管廊里程都能达到100公里,则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元。

根据《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加速增长,2018、2019年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分别为3244.36、4679.58公里,分别同比增长34.16%、44.24%,在2018年高基数基础上,2019年我国地下管廊增速进一步上升。

近期在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提出了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其中专门有一项要求: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指导各地在城市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中协同推进地下管廊建设,在城市新区根据功能需求积极发展干、支线管廊,合理布局管廊系统,统筹各类管线敷设。

加快明确入廊收费政策,多措并举解决投融资受阻问题,推动实施一批具备条件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早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02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其中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建设,提高管线建设体系化水平和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在城市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中协同推进综合管廊建设。

在城市新区根据功能需求积极发展干、支线管廊,合理布局管廊系统,加强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促进城市地下设施之间竖向分层布局、横向紧密衔接。

多项关于未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文件中都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如,2021年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有条件的城市可以搭建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设施感知网络,建设地面塌陷隐患监测感知系统,实时掌握设施运行状况,实现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充分挖掘利用数据资源,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辅助优化设施规划建设管理。

报告智库知识星球社群 报告完整版 已分享到『报告智库知识星球,本社群每年更新优质报告20000+,营销策划方案每周更新,一年365本电子书、读书笔记及各行业精品资料下载,👉 点击这里 即可加入!
本文地址:https://www.baogaozhiku.com/668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知识星球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