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历史背景分析如下: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则于6月16日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正式由此产生。

中美贸易摩擦历史背景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历史背景分析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则于6月16日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正式由此产生。

贸易保护主义长期以来是阻碍贸易全球化的绊脚石。尤其是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相继出台或启动了多项旨在保护自身贸易利益的举措。从贸易保护的角度,各国可以采取各类不同的贸易保护措施,以防止境外商品流入本国市场。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美国先后启动了多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不仅包括特殊的贸易保护手段,同时也加大了部分常规贸易保护措施的使用频率。

常规贸易保护措施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基于在美进口产品对美国市场倾销而启动的调查。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的公示信息,在2017-2021年期间,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所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总计45起,反补贴调查总计44起,相较2012-2016年,调查数量分别上升32.35%和46.67%。

整体而言,近年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原审立案数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20年达到惊人的131起。基于上述事实背景,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开拓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供应链架构,已经成为所有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同时,上述贸易保护措施暗示阻碍中国高精尖行业(尤其是列入《中国制造2025》目录的行业)内企业发展的目的。

整体影响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凭借优秀的创造力、勤劳肯干的精神,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大批量的外资企业入驻中国,带动了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的上下游发展态势。经过近20年的学习与发展,国内也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自主创新、试图摆脱境外先进技术掣肘的新兴企业。在无数中国企业蓄势待发走向世界之际,上述贸易保护措施频频给中国企业敲响警钟,也有许多企业因此未能最终走向成功。

归纳而言,我们认为以下两方面的主观因素不可忽视:

一、缺乏对全球贸易规则的认知

由于中国在海关层面的整体法律法规体系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诸多进出口企业缺乏对全球贸易规则尤其是欧美国家的贸易法律体系的认知。

因此,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贸易制裁手段之初,中国企业并没有做好及时的应对,如提交 301 关税排除申请及反倾销反补贴应诉申请,建立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机制,甚至是参与游说境外政府的行动。在贸易制裁手段公布之后,部分中国企业仍然缺乏重视,采取自认为有效但实际上缺乏系统性管理的应对措施。

二、以高利润为首要目标

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跨境电商消费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消费者日常购物的普遍习惯。中国出口的优质小商品受到全球消费者青睐,催生了诸多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此类初创型公司普遍在初期资金紧缺,以获得更高的销售额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合规的重要性。

报告完整版 已分享到『报告智库』知识星球,本社群每年更新优质报告30000+,营销方案每周更新,内幕资讯及各行业精品资料下载,👉 点击这里 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