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越南游戏用户规模突破4200万,市场规模达12亿美元,仅第一季度就有17款海外游戏因违规下架。中国游戏虽占据越南市场份额的43%,却在文化审查、数据安全、支付通道等领域面临九大类合规风险。如何穿越政策雷区实现可持续增长,成为出海企业的必修课。
越南2024年实施的《网络空间净化法》划定了三大禁区:一是历史争议内容,某SLG游戏因出现”南海九段线”地图模组,遭250万越南玩家联名抵制;二是防沉迷系统,要求18岁以下用户工作日游戏时长不得超过90分钟,腾讯《王者荣耀》越南版为此重构了人脸识别体系;
三是支付通道管制,2025年起所有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支付网关VNPAY,第三方支付占比不得高于15%。风险在于宗教元素,某二次元游戏因角色服饰印有莲花纹样(佛教象征),被指控”文化渗透”强制整改。
成功案例揭示出三条突围路径:
首先是”文化再造”,网易《阴阳师》越南版将式神背景改编为雄王传说,使用户付费率提升至27%;其次是”硬件适配”,OPPO应用商店监测显示,针对红河三角洲地区千元机优化的《原神》轻量版,安装留存率比国际版高出41%;
最后是”政企协同”,三七互娱与越南文化部合推《奥黛之美》公益游戏,既完成文化输出又获得政策豁免权。值得注意的是,河内、胡志明市之外的第三梯队城市正成新增长极——米哈游在岘港设立的本地化工作室,使其《崩坏3》在越南中部用户日均时长突破122分钟。
越南政府推行的”游戏产业保护计划”倒逼中国企业转变策略:
一是建立”双总部”架构,莉莉丝游戏将服务器和客服中心迁至海防自贸区,数据滞留境内比例从38%降至7%;二是探索新型分成模式,某棋牌游戏将渠道分成比例从70%压缩至50%,转而通过直播打赏抽成实现利润增长;
三是布局线下场景,完美世界在芽庄打造的VR电竞馆,单日客流量突破3000人次,衍生出赛事门票、周边销售等多元收入。
当63%的越南Z世代认为”游戏是了解世界的窗口”(2025越南游戏工委调研),中国厂商既要规避政策暗礁,更要成为文化桥梁。从《剑侠情缘》越南版月流水破千万美元的案例可见:唯有将合规框架转化为创作边界,用在地化叙事重构价值认同,才能在这片增长沃土上扎下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