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以及中国“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报告指出,尽管部分光伏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行业在可持续披露水平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调研发现,2023年,多数企业在能耗、水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表现良好,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数据披露不完整、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披露不足等问题。
例如,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行业头部企业由于市场份额较大,其运营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相对较高,但这些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减排措施,如通威股份提出力争2050年前实现范围1&2碳中和,晶科能源则承诺2050年全价值链净零目标。
2023年,光伏组件出口额占比约81%,但部分产品碳足迹尚未达到低碳标准限值415kgCO₂e/kWp。此外,仅有9家企业披露了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反映出行业整体在供应链绿色转型方面的信息披露仍较为薄弱。
在环保节能投入方面,通威股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企业投入均在3亿元以上,展现出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面对未来,光伏组件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分业态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积极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对低碳产品需求的增加,企业需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