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研发能力是种业竞争的关键,然而中国农业长期重生产、轻育种,中国种业企业育种研发薄弱,研发投入与海外种业国际公司相比差距较大。

育种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分子育种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民以食为天,农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发展生物育种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支撑。

现阶段,生物育种已经被列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之一,抢占生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制高点,也已经成为各国增强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农业生物育种共分为四个阶段:1.0原始驯化选育阶段、2.0常规育种阶段、3.0分子育种阶段、4.0智能育种阶段。当前国际种业已经逐渐从3.0分子育种迈入4.0智能育种阶段,中国生物育种正处于2.0常规育种向3.0分子育种阶段发展。

面临国内外生物育种技术的巨大差异以及日益动荡的国际局势,发展分子育种技术、推动分子育种产业化应用,既是保障中国农业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生物育种产业从业者面临的重大机遇。

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各类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总体上解决了农产品总量不足的矛盾,三大主粮自给率98.75% ,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的转变,现在又开始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转变。

要保证中国农业安全,必须保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然而当前中国农业仍面临较多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冲击、非洲猪瘟等疾病、逆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贸易不确定性让粮食进口及种子供应面临断供风险。

研发能力是种业竞争的关键,然而中国农业长期重生产、轻育种,中国种业企业育种研发薄弱,研发投入与海外种业国际公司相比差距较大。2019年中国全部种子企业研发投入仅42亿人民币,而拜耳作物科学种业业务研发支出则高达109亿。

中国种业企业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又进一步限制企业科技投入能力。2020年全球种业CR5达52%,中国种业CR5仅占12%;2020年全球种猪CR3达到47%,国内则极度分散,CR5仅占5%。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和需求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子市场的安全对于中国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

尽管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但中国耕地资源仍呈现下降水平,对于粮食生产的约束条件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单产是保障中国农业安全的核心,而发展种业则是提高单产的核心因素。

根据农村农业部数据,当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报告完整版 已分享到『报告智库』知识星球,本社群每年更新优质报告30000+,营销方案每周更新,内幕资讯及各行业精品资料下载,👉 点击这里 即可加入!